科学战“痘”:省痤疮防治所揭秘青春痘的防与治
痤疮,俗称“青春痘”,是困扰青少年及成年人的常见皮肤问题。据省痤疮防治所专家介绍,痤疮并非单纯的“青春期标志”,而是一种与激素、皮脂分泌、细菌感染等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。若处理不当,可能留下痘印、疤痕,甚影响心理健康。本文将系统介绍痤疮的成因、分级及科学防治策略,帮助公众正确应对这一皮肤问题。
一、痤疮的发病机制
省痤疮防治所研究表明,痤疮的形成涉及四大关键因素:
1. 激素水平变化: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加,**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。
2. 毛囊角化异常:毛囊口角质堆积堵塞毛孔,形成粉刺(黑头或白头)。
3.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:堵塞的毛囊内细菌滋生,引发炎症反应。
4. 免疫反应:身体对抗细菌时导致红肿、脓疱等炎性痤疮。
此外,遗传、压力、饮食(如高糖高脂)、不当护肤等也可能加重症状。
二、痤疮的分级与识别
根据省痤疮防治所临床标准,痤疮可分为3级:
- 轻度:以粉刺为主,少量红疹,无脓疱。
- 中度:明显炎性丘疹和脓疱,数量增多。
- 重度:出现结节、囊肿,易疤痕。
专家提醒,中重度痤疮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挤压或滥用祛痘产品。
三、科学防治建议
1. 日常护理
- 清洁适度:选用温和洁面产品,每日清洁2次,避免过度去油。
- 保湿防晒:控油同时需保湿修复屏障,紫外线会加重炎症后色素沉着。
- 避免**:减少彩妆、摩擦(如口罩、刘海)对皮肤的物理**。
2. 生活方式调整
- 饮食管理:减少高糖、乳制品摄入,增加富含锌、维生素A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胡萝卜)。
- 规律作息:熬夜会加剧皮脂分泌,保证23点前入睡。
3. 专业干预
省痤疮防治所强调,顽固性痤疮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(如维A酸、抗生素)或物理疗法(如红蓝光、激光),切勿迷信“偏方”。
四、常见误区澄清
- 误区1:“痤疮会自愈,无需治疗。”
事实:部分轻度痤疮可能缓解,但中重度需干预以防后遗症。
- 误区2:“频繁去角质能祛痘。”
事实: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,加重炎症。
结语
痤疮防治需综合科学护理与专业指导。省痤疮防治所呼吁公众正确认知这一疾病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有效避免“痘痕累累”的困扰,重获健康肌肤。